台湾世新大学邱志淳教授谈“现代民歌的音乐精神与青年素养”

发布者:皇冠体育官网发布时间:2014-04-12浏览次数:1415

    

    “悠扬的旋律是由每一个音符的巧妙连缀,连稍纵即逝的休止与呼吸都蕴含着整体美学的意境。”4月11上午,台湾世新大学邱志淳教授应邀于中和楼四楼报告厅做“现代民歌的音乐精神与青年素质”主题讲座,讲座在中和楼四楼报告厅举行,公共经济学院副院长后小仙主持。

    报告中,邱志淳从孔子“兴于诗、立于礼、成于乐”的理念切入,生动阐述了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、现代民歌的精神风貌以及现代民歌的四部曲,并与在座师生分享了“音乐精神与青年素养”的密切联系。

邱志淳认为,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“和”为中心,将音乐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、穷极人生的途径。他从原始社会劳动中的歌唱讲起,以历史和社会发展为背景一路溯源,简要介绍了劳动歌、故事歌、时政歌、仪式歌等丰富多彩的民歌形式,并梳理出经典旋律背后的文化脉络。

    1975年,一场“中国现代民歌”演唱会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“现代诗情年代”。邱志淳介绍,“现代诗”和“创作歌谣”的结合产生出惊人的爆发力,为华语乐坛长达30多年的缤纷多彩开启了序幕。

    “诗人心目中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,是从古代到现在的中国,是将时间乘上空间的辽阔。”邱志淳以“乡愁中国、浮云游子、赋诗骋怀、春意盎然”四个主题,将30余年中12首最为经典的现代民歌分为四部曲,结合大时代背景,对《乡愁》、《走在雨中》、《再别康桥》、《牧羊女》等12首经典曲目,和余光中、罗大佑、侯德建、李双泽、李泰祥等与现代民歌密切相关的关键人物进行了满怀深情的解读,并与现场师生分享了他亲自演绎的经典民歌。

邱志淳引用舒曼“音乐是美丽心境的流露”指出,音乐的发展历程正是音乐与大时代的对话,而音乐素养乃是一种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完整、终身学习。

    他认为,欣赏音乐必须同时打开耳朵与心胸,它需要气度与胸襟。而面对时代挑战,青年必须锻炼前瞻思维与创新能力,培养“不站高,怎知潮流将流向何方;不看远,怎知版图能延伸多大”的大格局,具备“从退让中体验乐趣”和“从宁静中安顿身心”的人生观与价值观,在对音乐素养的培养中,陶铸“一朝风月、万古长空”的清明和“截断万流、舍我其谁”的担当。希望大家能够陶铸、生活在专业知识有深度、人际常识有广度、坚持良善有热度的‘三度空间’,通过音乐素养找到生命的定点,以更强大的力量面对挑战。”